市中融媒2月6日讯 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美育人,以美培元。近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一代。
体育部分
在体育教育方面。《方案》将体育课程、大课间活动、体育社团以及家庭体育作业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锻炼体系。充分发掘体育课和大课间作为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主要途径的潜能,拓展体育社团和家庭体育作业的补充功能,旨在提供项目多样化、形式多样化、地点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内容。《方案》要求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目前,市中区已连续两年获得济南市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第一名。
在体育品牌方面。《方案》立足“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统筹全区体育特色项目布局,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除传统的体育课程外,鼓励学校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课程,如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目前,市中区有18所校园足球学校,已经连续十余年组织全区范围的校园足球联赛,保证了足球项目的蓬勃发展。此外,提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社团组织,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如武术、舞龙舞狮、非遗项目、八段锦等,目前,已组织首届市中区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全区54所学校参与其中。师生在运动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家校合作方面。《方案》充分利用市中区作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优势,立足“家校社政研”协同育人体系,凸显家庭在学生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运动会等形式的活动,增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研共商,携手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质效,共同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为学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美育部分
在美育教育方面。《方案》提倡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坚持开展美育跨学科活动,将美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建设校园文化。如戏剧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感受舞台表演乐趣的同时,同步涉及文学、历史、英语等内容,达到美育与学科融合的效果。除此之外,《方案》聚焦课程设置的完善工作,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舞蹈、戏剧、影视课程。同时根据学校师资配备情况,大力引入专家进校园,利用多方资源,开齐开足美育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2023年市中区学生艺术素养监测100%覆盖全区所有学校,成绩位于全市前列。今年将继续做好该项工作。
在艺术活动方面。《方案》中指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每年坚持开展中小学(班级)文化艺术节。计划举办2024年市中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班级文化艺术节,分6场进行现场展演。在组织班级全员项目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打造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市中区现有20支学生艺术团被评为济南市高水平艺术团,形成常态化训练,梯队发展。形成校校有团、项项有团、特色突出、梯队完善、成效显著的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建设体系。着力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全区中小学校美育工作。2023年,全区组织校内艺术活动200余次,参加各级各类艺术评比获奖60余项。今年将继续指导各学校开展好校内外艺术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
在社会资源方面。《方案》中强调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着力链接多方资源,推动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学校和学生开放,加强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联合,共建共享美育场馆,使学生走出校园,享受到更多更优的美育教育资源。计划打造“0531少年制造”山东省首个少年公共艺术展,让市中少年、市中作品和艺术镜头走进120年老商埠,吸引游客和市民实地观展打卡,共同讲述市中好故事。
编辑:吴梦菲
责编:张迎
终审:李猛
打开“新视中”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