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中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媒体解读:守护非遗 赓续文脉——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新视中

2025-08-29 16:35

近日市中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案》,提出了九项具体举措,明确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目标任务,持续推动非遗的活化传承与动态保护,让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互融互促。

健全机制,筑牢非遗传承根基。市中区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5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46名。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资源,建立资源库,实施分级保护。加快“非遗在社区”品牌化发展与实践,市中区评为首批省级“非遗在社区”试点区县。建成非遗传承示范社区25个、区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27处,夯实传承保护群众基础,精心组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惠民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系列活动。

图片1 

创新传承,让非遗焕发生机。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持续扩大玉符河文化旅游节、潮燃大商埠等文化活动影响力。扶持打造“兴隆舞狮工作室”“济南叶雕工作室”等非遗项目工作室,发挥非遗大师品牌效应。打造“非遗工坊”课堂,组织非遗传承人定点开班授课,将藤编、扎染等手造技艺传授给群众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实施“新活非遗行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联盟。坚持“非遗+”融合发展理念,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景区、融入各类文化载体,打造市中特色 IP。2025年,济南非遗乐活市集首站在上新街开市,成为非遗赋能文旅融合的有益实践。

图片2 

融合发展,让非遗焕发活力。为更好地将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推介活动,骏雅小学、育新小学等4所中小学分别与济南面塑传承人、马氏摔跤术传承人和济南剪纸传承人签订授课协议书,并授予4所中小学“济南市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牌匾。同时还在育晖小学、西河小学等10余所学校开展非遗特色课程,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解、学习和热爱非遗的积极性。

图片3 

下一步,市中区将多管齐下,为《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持续优化制度流程,构建更为科学、高效、协同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非遗保护机构队伍,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到2030年形成具有市中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来源:济南市市中区政府办公室

编辑:刘菁文

责编:张雷

终审:王强元

新视中底部图25版

阅读量:

打开“新视中”看评论

450